官方网站:https://www.fudan.edu.cn/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2021年,学校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比首轮增加3个入选学科。
目前,复旦大学有直属院(系)35个,附属医院18家(其中2家筹建)。学校设有本科专业80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7个。在校普通本科生15303人,研究生36690人(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大陆港澳台生),学历留学生2535人。在校教学科研人员3621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59人,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资深教授15人,获得各类国家级人才计划767人,占师资队伍比重近21%。
复旦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办学声誉,全球声誉位居世界前50,位于中国内地前列;在全国第五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建设成效显著提升。文、社、理、工、医五大学科门类均有较高国际声誉,位居世界前100。学校共有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率先启动建设全国首个“交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13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学校致力于以最佳状态持续稳定奉献文明进步,积极落实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综合影响力位居世界高校前列,并在SDG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和SDG 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等领域中获得全球公认的突出性成就。在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6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建有上海数学中心、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观测台站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医学中心4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1个,创新引智基地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卫健委重点实验室9个,总后勤保障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22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2个,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4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5个;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中国研究院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秘书处落户复旦。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高校。
近年来,复旦大学同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350多所大学和机构签订有合作协议,师生每年出国约8000人次,每年接受海外来访人员约5000人次,每年举办国际会议约100场。
学校共有邯郸、枫林、张江、江湾四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241.0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5.44万平方米。(数据截止日期2023年10月)
党委书记 | 裘 新 | |||||||
党委副书记 | 金 力 | |||||||
党委副书记 | 袁正宏 | 尹冬梅 | 金海燕 | 周 虎 | ||||
纪委书记 | 金海燕 |
校长 | 金 力 | ||
常务副校长 | 许 征 | ||
副校长 | 陈志敏 | 张人禾 | 徐 雷 |
汪源源 | 马余刚 |
裘 新 | 金 力 | 许 征 | 袁正宏 |
尹冬梅 | 金海燕 | 陈志敏 | 张人禾 |
汪源源 | 周 虎 | 马余刚 | 徐 军 |
赵东元 | 陈玉刚 |
以姓氏笔画为序 | |||
马余刚 | 尹冬梅 | 华克勤 | 刘季平 |
许 征 | 李粤江 | 汪 昕 | 汪源源 |
张 军 | 张人禾 | 张骏楠 | 陈玉刚 |
陈志敏 | 陈浩明 | 金 力 | 金海燕 |
周 虎 | 赵东元 | 胡华忠 | 袁正宏 |
钱海红 | 徐 军 | 徐文东 | 郭小毛 |
裘 新 |
书记 | 金海燕 | ||
副书记 | 胡华忠 | ||
委员 (以姓氏笔画为序) | 王 艺 | 司徒琪蕙 | 刘金也 |
杜楚源 | 李尧鹏 | 余 青 | |
汪源源 | 张 育 | 邹和建 | |
罗 力 | 金海燕 | 胡华忠 | |
袁正宏 | 钱 飚 | 徐 阳 |
主任 | 焦 扬 | ||
副主任 | 金力 许宁生 桂永浩 | ||
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 马 兰 | 毛天婵 | 冯建峰 |
申景允 | 刘季平 | 许宁生 | |
李 骏 | 吴晓明 | 何 纳 | |
邹和建 | 汪源源 | 张 卫 | |
张 军 | 张人禾 | 张涛甫 | |
陆 昉 | 陈尚君 | 陈建民 | |
陈思和 | 金 力 | 周 虎 | |
周亚明 | 赵东元 | 袁正宏 | |
桂永浩 | 栗建华 | 钱 飚 | |
钱海红 | 郭坤宇 | 龚新高 | |
章 清 | 彭希哲 | 葛均波 | |
焦 扬 | 樊 嘉 |
主任 | 赵东元 | ||
副主任 | 陈思和 竺乾威 | ||
张 卫 汤其群 | |||
人文学部 | |||
组长 | 陈思和 | ||
副组长 | 葛兆光 | ||
委员 | 陈引驰 | 吴松弟 | 吴晓明 |
孙向晨 | 曲卫国 | ||
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 | |||
组长 | 竺乾威 | ||
副组长 | 王 城 | ||
委员 | 薛求知 | 郁义鸿 | 王志强 |
黄 旦 | 梁 鸿 | ||
理学部 | |||
组长 | 赵东元 | ||
副组长 | 郭坤宇 | ||
委员 | 沈 健 | 马 红 | 方长明 |
杨玉良 | 邹亚明 | ||
工程技术学部 | |||
组长 | 张 卫 | ||
副组长 | 陈建民 | ||
委员 | 汪源源 | 金亚秋 | 王晓阳 |
武利民 | 艾剑良 | ||
医学部 | |||
组长 | 汤其群 | ||
副组长 | 秦新裕 | ||
委员 | 姜世勃 | 马 兰 | 郑 平 |
杨芃原 | 陈 文 | 陆伟跃 | |
樊 嘉 | 丁 强 | 毛 颖 | |
邵志敏 | 徐丛剑 | 黄国英 | |
孙兴怀 |
主任委员 | 陆 昉 | ||
秘书长 | 熊庆年 | ||
人文学科 | 副主任委员 分委会主任委员 | 孙向晨 | |
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 陈尚君 | ||
张岩冰 | 胡文华 | 李宏图 | |
吕静 | 苏耕欣 | 高永伟 | |
张涛甫 | 季佩英 | 陈建强 | |
社会科学 | 副主任委员 分委会主任委员 | 黄丽华 | |
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 顾东辉 | ||
陈周旺 | 郭建 | 潘伟杰 | |
周楚 | 张晖明 | 田素华 | |
吕长江 | 徐蓉 | ||
自然科学 | 副主任委员 分委会主任委员 | 吴泉水 | |
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 周磊 | ||
楼红卫 | 陈焱 | 王全瑞 | |
汪长春 | 丁建东 | 董文博 | |
乔守怡 | 卢大儒 | ||
工程与技术科学 | 副主任委员 分委会主任委员 | 王晓阳 | |
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 汪源源 | ||
沈皓 | 孙刚 | 周树学 | |
张群 | 胡波 | 周鹏 | |
汪卫 | 高卫国 | ||
医学 | 副主任委员 分委会主任委员 | 汪玲 | |
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 侯爱君 | ||
钱睿哲 | 左伋 | 阎作勤 | |
姜昊文 | 徐丛剑 | 周文浩 | |
何更生 | 应晓华 | 王洋 | |
王君俏 |
主席 | 金 力 | ||
副主席 | 孙向晨 | 张 军 | 穆 穆 |
汪源源 | 樊 嘉 | 张人禾 | |
委员(按姓氏笔画拼序) | 马 兰 | 马余刚 | 王建新 |
王 琳 | 甘中学 | 卢丽安 | |
吕长江 | 朱 刚 | 向 荣 | |
刘 明 | 刘 欣 | 汤其群 | |
苏长和 | 李 冉 | 李 骏 | |
吴 凡 | 吴晓晖 | 何 纳 | |
汪 玲 | 张涛甫 | 陆 昉 | |
陈引驰 | 陈志敏 | 陈 猛 | |
陈 焱 | 林 伟 | 季立刚 | |
周兆才 | 周鸣飞 | 周 鹏 | |
赵东元 | 俞燕蕾 | 袁正宏 | |
钱 军 | 彭 鑫 | 葛均波 |
主席 | 金 力 | ||
资深校董(按姓氏首字母排列) | 陈曾焘 | 李达三 | 李兆基 |
林辉实 | 王绍堉 | 吴家玮 | |
许健康 | 杨紫芝 | ||
校董(按姓氏首字母排列) | 蔡彤 | 蔡冠深 | 曹其镛 |
陈家泉 | 陈天桥 | 丁肇中 | |
董建成 | 高纪凡 | 郭广昌 | |
霍焱 | 李本俊 | 李传洪 | |
李大鹏 | 李家杰 | 廖凯原 | |
刘如成 | 刘振鹏 | 刘遵义 | |
卢长祺 | 卢志强 | 罗康瑞 | |
罗杰·科恩伯格 | 吕志和 | 孟晓犁 | |
阮伟祥 | 谭瑞清 | 屠海鸣 | |
王纪来 | 谢 明 | 谢吉人 | |
许华芳 | 许宁生 | 杨玉良 | |
姚祖辉 | 尹衍樑 | 虞 锋 | |
袁天凡 | 张玉良 | 郑家纯 | |
周益民 |
于 瀛 | 王丽红 | 毛 华 | 尹冬梅 |
石 磊 | 叶 丹 | 朱 莹 | 朱胜林 |
刘 君 | 刘亦春 | 刘金华 | 许 薇 |
孙 钢 | 李 峻 | 李 聪 | 杨 鹏 |
杨学民 | 来小彬 | 吴佳新 | 张 威 |
张玥杰 | 陈玉聃 | 陈永英 | 陈诗一 |
陈浩明 | 罗赟星 | 金 理 | 周 刚 |
周广荣 | 周鸣飞 | 周鸣飞 | 赵 强 |
赵立行 | 奕丽萍 | 骆为祥 | 袁 新 |
郭 翌 | 黄丽华 | 彭 松 | 董雅华 |
雷一东 | 阚海东 | 戴 奇 | |
执委会主席 | 尹冬梅 | ||
副主席 | 王丽红 | 张 威 | 陈玉聃 |
秘书长 | 吴佳新 |
主席 | 尹冬梅 | ||
常务副主席 | 王丽红 | ||
副主席(专职) | 吴佳新 | 孙 钢 | 奕丽萍 |
副主席(兼职) | 刘 君 | 陈周旺 | 林 伟 |
张 威 | |||
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 于 瀛 | 王丽红 | 王建新 |
毛 华 | 尹冬梅 | 付朝伟 | |
刘 君 | 刘亦春 | 刘军梅 | |
刘建峰 | 孙 钢 | 李 峻 | |
杨 鹏 | 吴佳新 | 吴燕华 | |
张 威 | 张玥杰 | 陈 寅 | |
陈永英 | 陈周旺 | 林 伟 | |
周 刚 | 周广荣 | 周桂发 | |
赵立行 | 胡光喜 | 奕丽萍 | |
徐宏波 | 黄 芳 |
本科生人数 | 15164人 |
研究生人数(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大陆港澳台生) | 34618人 |
学历留学生人数 | 2535人 |
教学科研人员 | 3602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人数 | 59人(含双聘) |
附属医院 | 18个(其中2家筹建) |
校图书馆藏书数 | 591.06万册 |
校园占地面积 | 241.08万平方米 |
校舍建筑面积 | 245.44万平方米 |
本科专业 | 80个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40个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43个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5个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30个 |
本科生人数 | 15164人 |
研究生人数(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大陆港澳台生) | 34618人 |
学历留学生人数 | 2535人 |
教学科研人员 | 3602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人数 | 59人(含双聘) |
附属医院 | 18个(其中2家筹建) |
校图书馆藏书数 | 591.06万册 |
校园占地面积 | 241.08万平方米 |
校舍建筑面积 | 245.44万平方米 |
本科专业 | 80个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40个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43个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5个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30个 |
(数据截止日期2023年10月)
1905年,马相伯创立复旦公学,表示不忘“震旦”之旧,更含复兴中华的意义。“复旦”二字出自《尚书大传》中的《虞夏传·卿云歌》“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1951年,应陈望道校长之请,毛泽东主席为复旦大学题写校名。复旦接到毛主席题名后,放大复制成校门匾额、缩小复制后用于校用信封、信笺、校徽、毕业证书封面等,一直沿用至今。(震旦学院是马相伯于1902年创办,开学一年多之后,因法国教会势力干预学校教务,篡夺校政,师生愤然退学)。 |
目前使用的校徽于1999年申请商标注册,2000-2001年陆续发布认证。校徽为圆形,“复旦”篆书居中,英文名上环绕,创校时间(公元纪年)下环居中。 |
1915年,为纪念复旦创校十周年,时任校长李登辉组织国文系教授商议并最终由马相伯老校长选定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训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图为马相伯题写的校训, 刊于1935年《三十年的复旦》。 |
作词:刘大白 作曲:丰子恺 |
1905年9月14日,复旦公学正式开学。抗战前,复旦一直把这天作为校庆日。
1937年3月2日,复旦大学召开校务会议,把5月5日定为校友节。1938年5月5日,复旦大学决定该日为迁北碚“立校纪念日”。自此,校庆日与校友节合二为一。
1949年5月27日是上海解放、复旦大学获得新生的日子。1950年5月8日,复旦大学召开校务会议,把5月27日定为校庆节。自那时起,复旦大学就以5月27日(上海解放之日)为校庆日。
1905年,马相伯创立复旦公学,表示不忘“震旦”之旧,更含复兴中华的意义。“复旦”二字出自《尚书大传》中的《虞夏传·卿云歌》“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1951年,应陈望道校长之请,毛泽东主席为复旦大学题写校名。复旦接到毛主席题名后,放大复制成校门匾额、缩小复制后用于校用信封、信笺、校徽、毕业证书封面等,一直沿用至今。目前使用的校徽于1999年申请商标注册,2000-2001年陆续发布认证。校徽为圆形,“复旦”篆书居中,英文名上环绕,创校时间(公元纪年)下环居中。
稿及反白稿
校徽的墨稿及反白稿为校徽色彩次选版本。仅限彩色版本不可用时才选择墨稿、反白稿来使用。
限制区域
校徽在不同的版面中应置于空间较充裕的区域中, 校徽和其他视觉元素之间不会造成信息传达的干扰, 同时确保其位置不在应用范围的边缘,以保证校徽的核心性。特此规范以校徽半径为“A”,校徽和其他版面信息元素之间必须保持最小的安全距离0.5A。
最小使用尺寸
由于校徽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不同比例的缩放,为防止在缩放时失去识别性与可见性,所以规范校徽的最小适用范围。请从实际使用情况出发制定尺寸,以使校徽在最终成品中清晰展示。
禁止使用示例
校徽在应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1.01的规范进行使用,以维护校徽的一致性。在此列举各种可能产生的错误示例。
校名作为复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中最重要的识别元素,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保证校名的准确识别显得尤为重要。1951年,应陈望道校长之请,毛泽东主席为复旦大学题写校名。
墨稿及反白稿
校名墨稿反白稿版本为校名色彩次选版本。仅限彩色版本不可用时才选择墨稿反白稿来使用。主要应用于传真、复印及单色印刷与制作等等。
限制区域
校名在不同的版面中应置于空间较充裕的区域中, 校名和其他视觉元素之间不会造成信息传达的干扰, 同时确保其位置不在应用范围的边缘。特此规范以校名高度为“A”,校名和其他版面信息元素之间必须保持最小的安全距离0.5A。
最小使用尺寸
由于校名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不同比例的缩放,为防止在缩放时失去识别性与可见性,所以规范校名的最小适用范围。请从实际使用情况出发制定尺寸,以使校名在最终成品中清晰展示。
校徽及校名的标准组合
校名与二级单位中英文名称组合规范示例
在校徽、校名及二级单位中英文名称组合的应用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空间关系,避免形态上的相互冲突。
校徽及校名标准组合的错误应用示例
本案例展示校徽及校名标准组合的一些不恰当应用形式,但展示的内容不涵盖所有的错误示例,请避免这些错误。
标准色及色阶
复旦大学章程
序 言
复旦大学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国立高等医科院校。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
复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喻示大学是社会之光,与日月同辉。学校秉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 弘扬“团结、服务、牺牲”的精神,敦行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学校倡导“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强调坚持理想、探究真理、正谊明道、守护文明。
当此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之际,复旦师生谨建此章程,立志继承先贤创校之初心。学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始终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使命,坚持自身特色的办学定位,鼓励增进人类福祉与健康的创造性研究,保护学术和思想的多样性,尊重文化传统,促进文明互信, 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建设中国特色世界顶尖大学,引领并服务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进程。
复旦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均当自觉维护学校声誉,共同推进改革和进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章程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制定。
第二条 为了推动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规范学校内部治理和运行的制度,制定本章程。
第三条 学校由国家举办,学校的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第四条 学校是事业单位法人,实行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第五条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持通识教育的培养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具有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专业素养的人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六条 学校营造人心聚学的氛围,鼓励师生依法自主开展学术研究,相互支持与协作,师生享有表达学术思想以及发表学术成果,对学术思想进行质疑、检验的权利,并且承担遵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诚信的义务。
第七条 学校在招生、学科和专业设置、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财产管理与使用等方面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
第八条 学校举办者和主管部门为学校提供办学经费和资源支持,保障学校办学条件;支持学校按照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自主办学;依法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等手段对学校办学进行管理和监督,通过专门机构或者指定社会中介机构对学校的学科、专业和办学质量进行评估。
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经举办者和主管部门同意,学校可以设立或者调整校区。
第二章 治理体系与基本职能
第九条 学校党委是全校的领导核心,全面领导学校工作,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支持校长依法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其主要职责是:
(一)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依法治校,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讨论决定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和基本管理制度;
(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负责人的人选,依照有关程序推荐校级领导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人选,做好老干部工作;
(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讨论决定学校人才工作规划和重大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统筹推进学校教师队伍及其他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五)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员工头脑,在师生员工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培育良好校风学风教风师风医风;
(七)加强学校党委自身建设,加强对学院(系)等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八)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领导学校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九)领导学校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群团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学校内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他们依照各自章程开展活动,做好统一战线工作;
(十)讨论决定其他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
(十一)法律、党内法规和有关规定确定的其他职责。
学校党委由学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一般为五年。党委全体会议(简称党委全委会)在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学校工作,主要对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及党的建设等全局性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党委设立常务委员会(简称党委常委会),主持党委经常工作,主要对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和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事项作出决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程序推荐、提名、决定任免干部。党委常委会由党委全委会选举产生,对全委会负责并定期报告工作。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
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由学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依据党的章程和党内法规履行职责。
学校党的基层组织按照相关规定设置,接受学校党委的领导。学校党委根据工作需要,本着精干高效和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原则,设立相关工作机构。
党委全委会会议、党委常委会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等学校重要会议,由学校党委制定议事规则加以规范。
第十条 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组织实施学校党委有关决议,行使高等教育法等规定的各项职权,全面负责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其主要职权是:
(一)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基本管理制度、重要行政规章制度、重大教学科研改革措施、重要办学资源配置方案,组织制定和实施具体规章制度、年度工作计划;
(二)组织拟订和实施内部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学科和专业设置及调整方案;按照国家法律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内部行政组织机构的负责人;
(三)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人才发展规划、重要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计划,负责教师队伍建设,依据有关规定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
(四)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重大基本建设、年度经费预算等方案,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管理和保护学校资产;
(五)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把学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六)组织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负责学生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处分,开展招生和就业工作;
(七)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和后勤保障工作;
(八)组织开展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依法代表学校与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境外机构等签署合作协议,接受社会捐赠;
(九)向党委报告重大决议执行情况,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组织处理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研究生)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和团员代表大会有关行政工作的提案,支持学校各级党组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群众组织和学术组织开展工作;
(十)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校长办公会议是学校行政议事决策机构,是校长行使职权的基本形式,处理前款规定的事项,主要研究提出拟由党委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方案,具体部署落实党委决议的有关措施,研究处理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学校设置副校长、总会计师,在校长领导下分管学校的学术活动和其他行政工作。校长、副校长、总会计师的任免方式、任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
学校根据工作需要和精简、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设立行政工作部门,履行管理、协调、服务等职责。
第十一条 学校设置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学校的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重大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根据相关章程开展活动。学术委员会委员由学校不同学科、专业的教授及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在职人员担任,根据学科与教师规模确定人数,依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产生。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校长提名、全体委员选举产生。学术委员会委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四年,委员可以连任,但连任人数不应超过上届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连任委员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学术委员会的主要职权是:
(一)建议学科发展方向,审议与学术事务相关的重要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及教学与科研重大项目的申报;
(二)审议学院(系)等学术机构设置方案;
(三)决定学校教师职务聘任的学术标准;
(四)评定并推荐研究成果;
(五)审议并决定学术评价、争议处理规则,维护学术道德规范;
(六)维护学校教师、学生在学术上的正当权利;
(七)受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调查并认定学术违规行为,裁决学术纠纷;
(八)学校委托的其他需要学术委员会审议或者决定的事项。
学校应当就预决算中教学与科研经费的分配及使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重大项目合作等问题听取学术委员会意见,对学术委员会提出明确不同意见的学术事项应作出说明、重新协商或者暂缓执行。
各学院(系)设立学术分委员会,组成人员依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产生。学院(系)学术分委员会根据学术委员会的授权以及相关章程开展活动,接受学校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其他学术机构设置的学术委员会根据其章程开展活动。
第十二条 学校设置学位评定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是学校的学位管理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及相关章程开展活动。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原则上根据学校学科设置情况在指导博士研究生的教授及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在职人员中遴选,依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产生。校长任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四年,委员可以连任,连任一般不超过两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主要职权是:
(一)审议、制定与学位授予及导师队伍建设相关的标准及细则;
(二)在国家授权范围内,审议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
(三)审议并作出批准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决定;
(四)审议通过授予名誉博士学位的人员名单;
(五)处理授予学位的争议,作出撤销已授学位的决定;
(六)审议通过研究生导师岗位任职资格人员名单,作出暂停或撤销研究生导师岗位任职资格的决定;
(七)检查、监督和评估全校的学位授予质量;
(八)学校委托的其他需要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或者决定的事项。
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多个学部协助开展工作。学校根据授予学位的一级学科或门类成立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成人员依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产生。
第十三条 学校设置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咨询、审议和监督机构,根据相关章程开展活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人数根据学科分布和学院(系)专业设置情况确定,委员人选依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产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四年,学生委员任期两年,委员可以连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权是:
(一)提出与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相关的政策建议或者重大议题;
(二)审议学校招生改革、教学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审议通识教育整体规划和各学科培养方案,审议本科专业的设置方案;
(三)指导和推进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教学研究,评议教学成果和奖励;
(四)指导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五)学校委托的其他需要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或者决定的事项。
各学院(系)设置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组成人员依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产生。
第十四条 学校设置教材委员会。教材委员会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对学校教材建设、使用与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审议和监督。教材委员会组成人员由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学科领域专家学者代表等组成。教材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教材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和统筹全校教材工作;
(二)研究审议全校教材建设的规划和年度计划;
(三)审议学校教材选用、检查和管理的实施方案和规章制度;
(四)指导检查各学院(系)教材建设、遴选、使用和管理工作;
(五)学校委托的其他需要教材委员会审议或者决定的事项。
第十五条 学校设置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是学校重大事务的咨询和审议机构。校务委员会委员由学校党政领导、学术治理系统各委员会的负责人、学院(系)和职能部门代表以及师生代表等组成,学校党委书记任校务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五年,学生委员任期一年,委员可以连任。根据学校发展要求,校务委员会可设置相关专门咨询委员会。
第十六条 学校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员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
教职工代表大会根据相关章程开展活动,其代表由教职员工民主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任期五年,代表可以连任。教职工代表大会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其意见和建议以会议决议的方式作出。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是:
(一)听取学校章程制定和修订情况报告、学校年度工作报告、学校重大改革和重大问题解决方案等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审议与教职员工切身利益有关的重大事项和重要规章制度;
(三)按照有关规定和安排参与评议学校各级党政负责人;民主评议学校各项工作,监督学校章程、重要规章制度和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四)学校委托的其他需要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或者决定的事项。
第十七条 复旦大学工会是复旦大学教职员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是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机构,以维护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根据相关章程开展活动。
共青团复旦大学委员会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复旦大学的基层组织,受学校党委和上级团委领导,以组织、引领和服务青年,维护青年权益为基本职能,根据相关章程开展活动,指导学生会和研究生会,指导和管理学生社团工作。
复旦大学妇女工作委员会是复旦大学妇女群众组织,以代表和维护女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权益,促进男女平等为基本职责,根据相关章程开展活动。
第十八条 学校依法建立监察、审计机构,制定相关制度,对学校各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履职行为依法进行监督。监察、审计机构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部门、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三章 学术活动与机构
第十九条 学校的基本学术活动是教学与研究。教学推动研究,研究促进教学,保持最高水准的教学和研究是学校学术发展的目标。
第二十条 学校尊重和保护学术自由,尊重教师的教学权利和学生的学习权利,鼓励师生挑战未知领域,开展原创性的研究活动,开创新的学术领域,主办学术期刊等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跨校、跨国的研究合作,在全球性合作研究中发挥引领作用。学校以最优秀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回馈社会,认真对待社会各界与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研究成果开发等领域的合作。
第二十一条 学校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研究领域涵盖艺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数学和自然科学、医学和健康领域、工程科学和技术等。学校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条件,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与专业门类。
第二十二条 学校的基本教育形式是全日制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本科生教育中,学校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根本、通识教育为基础、专业教育为核心、研究性学习和书院生活为特征的教育教学体系,并且坚持不懈地自我完善。在研究生教育中,学校以培养学术研究人员和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构建多样、复合的学术型和专业型学位体系。学校设置本科生院和研究生院,分别是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及教育教学全过程事务的管理机构。
第二十三条 学校依法自主确定学位标准,授予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学校依法向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卓越学者或著名社会活动家授予名誉博士学位,授予名誉博士学位须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第二十四条 学校向世界开放,接纳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教师、学者和学生,并且积极派遣本校教师和学生到海外学习访问,主动构建和参与国际学术网络。学校积极面向社会和区域发展的需求,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多样化办学机制,开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第二十五条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科属性设置学院(系),并且根据发展需要予以调整。学院(系)的设立、变更或者撤销由校长提议,经学术委员会审议后,由党委常委会审议决定。
第二十六条 研究机构是学校研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根据学科发展规划或者重大研究任务需要,可以设置直属学校的实体研究机构和公共平台。研究机构的设立、变更或者撤销由校长提议,直属学校的实体研究机构和公共平台由党委常委会审议决定,虚体研究机构由校长办公会议审议决定。直属学校的实体研究机构和公共平台参照学院(系)享有相应职权。其他学术单位按照设定目标和学校授权履行职责。
第二十七条 学校实行学校、学院(系、实体研究机构)两级联动管理。
学校按照事权相宜和权责一致的原则,在人、财、物等方面规范有序地赋予学院(系)相应的管理权力,指导和监督学院(系)相对自主运行。学院(系)根据学校的规划、规定和授权,履行以下职权: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订专业教学计划,组织实施人才培养工作,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
(二)发展学科和建设师资队伍;
(三)组织开展学术活动;
(四)围绕学术优势和专业能力组织社会服务活动;
(五)在学校统一协调下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六)拟订内设机构方案,选聘和管理学院内部的各类岗位人员;
(七)管理使用学校核拨的经费和资产;
(八)行使学校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二十八条 学院(系)、直属学校的实体研究机构设立党的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负责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监督本单位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决定,支持行政班子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地开展工作。
第二十九条 学院(系)依照有关规定通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本单位重大事项,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由党组织先研究再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决定。
第三十条 根据医学学科特性和办学传统,学校设置上海医学院和附属医院。
学校遵循医学教育规律,保障医学教育的完整性。上海医学院承担医学相关学院(系)和直属附属医院教学、科研、人事、学生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国际交流等职能及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科研管理等职能,具有相对独立的管理权限。上海医学院党政主要领导由校领导兼任。
附属医院是学校医学教育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面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机构。上海医学院根据学校授权对其履行管理职能。
第三十一条 学校图书馆系统通过优化馆藏为学术活动、决策咨询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为知识学习、科学研究、学术思想交流提供开放式空间,激发探索与创造。
第四章 教职员工、学生和校友
第一节教职员工
第三十二条 教职员工由教师、教学科研辅助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等组成。学校对教职员工队伍实行分类管理。
第三十三条 教师是由学校聘任专职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学校通过预聘与长聘结合的聘任制度和有基本标准要求与代表性成果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师队伍,保持学校的学术水准和人才培养的水平。
第三十四条 职员包括教学科研辅助人员、管理人员、工勤技能人员,以服务师生为准则,为学校学术活动等工作的有序运行与发展提供管理、服务、技术和保障。
第三十五条 教职员工享有以下权利:
(一)开展教学和研究活动,进行学术交流,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二)公平、公正地获得学校提供的各项服务,按照规定条件获得职业发展的机会、相应的荣誉和奖励;
(三)按工作需要使用学校的公共资源;
(四)在品德、能力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
(五)知悉校务以及涉及自身利益的各类事项,并且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决策,对学校改革、发展和建设的重大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
(七)对学校给予的处理进行陈述、申辩,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八)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六条 教职员工负有以下义务:
(一)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三)珍惜学校名誉,维护学校利益,爱护学校财产;
(四)恪守师德规范,履行育人职责,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追求高水平研究;
(六)遵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诚信;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十七条 学校根据需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规定聘请外籍教师。外籍教师应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对华友好,尊重中国的社会公德和风俗习惯,享有相应权利,履行相关义务。
第三十八条 学校对取得突出成绩或者为学校争得荣誉的教职员工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对违反法律、法规以及学校规定的教职员工进行相应处理。
第三十九条 学校建立教职员工发展制度,建立培训体系,支持教职员工的职业发展与自我完善,提升教职员工获得感。
第四十条 学校设立人事争议调解机构,处理教职员工的人事纠纷。
第四十一条 兼职教授、顾问教授、名誉教授、在站博士后、访问学者、进修教师等其他教育工作者,在本校从事学术活动期间,根据法律、学校规定和合同约定,享受相应权利,履行相应义务,学校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
第四十二条 学校设立退休教职员工管理委员会,关心和服务离退休教职员工。
第二节 学生
第四十三条 学生是指由学校录取并且取得入学资格,在学校注册并且获得学籍的受教育者。
第四十四条 学校根据国家政策和自主认定的人才选拔标准,招收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第四十五条 学生在校,应当以学习为要务,注重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学生在规定年限内达到规定学业标准,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成绩优异,符合国家政策且通过学校规定选拔程序的学生,可受推荐免试攻读更高学位。
第四十六条 学生享有以下权利:
(一)公平、公正地获得学校提供的各项服务、机会,使用教学设施和公共资源;
(二)在品德、学业、综合素质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
(三)依照学校规章制度组织和参与各类学生团体;
(四)知悉校务和涉及自身利益的学校各类事项,并且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决策,对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对学校给予的处理进行陈述、申辩,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四十七条 学生负有以下义务: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勤学修德,尊重师长,友爱同学,诚实守信;
(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三)珍惜学校名誉,维护学校利益,爱护学校财产;
(四)追求卓越的学业水准,遵守学术道德和规范;
(五)按规定交纳学费及有关费用;
(六)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四十八条 学校对取得突出成绩或者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学生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对违反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相关规定的学生进行相应处理。
第四十九条 学校通过助学金、勤工助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障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影响学业。
第五十条 学生群体应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意识和能力;学校积极为学生团体开展健康有益活动、参与学校治理提供保障。
复旦大学学生会以及研究生会是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学生群众组织,根据其章程开展活动。复旦大学学生代表大会以及研究生代表大会是全校本(专)科学生以及研究生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重要形式。
第五十一条 学校设立学生申诉处理机构,处理学生的申诉。
第五十二条 学校招收外国留学生,提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外国留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外国留学生应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尊重中国的社会公德和风俗习惯,享有相应权利,履行相关义务。
第五十三条 交换学生、进修生等其他在校学习或者接受继续教育的学员,在学校从事学术活动期间,根据法律、政策和学校的规定,享受相应权利,履行相应义务,学校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
第三节 校友
第五十四条 校友是曾经在学校学习、工作过的人员。学校向校友通报学校发展情况与发展设想,听取校友的意见和建议,鼓励校友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努力为校友提供必要的支持。校友应维护学校形象和声誉。
第五章 保障体系
第五十五条 学校经费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学校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辅助办学经费,本着节俭高效的原则加以使用。
第五十六条 学校积极拓展办学经费来源,筹集办学资金,用好校友以及社会各界友好人士的捐赠。
第五十七条 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通过实施全额预决算管理,明确财权事权,规范收支行为,全面提升办学绩效,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学校治理中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作用。
第五十八条 学校资产为国家所有,由学校依法依规占有、使用和处置。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资产管理体制,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本的保值增值,切实维护学校的权益,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第五十九条 学校设置和完善公共服务机构,为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服务,保障学术、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各公共服务机构根据学校规定履行保障和服务等职能。
第六十条校园为全体师生、校友共同的精神家园,校园规划必须珍视传统,着眼长远,服务学术发展,促进师生交流,注重保护校园生态、文化环境与优秀历史建筑。
第六十一条 学校保障校园安全与稳定, 维护信息与网络安全,倡导校园文明,建设和谐校园、绿色校园、智慧校园。
第六章 外部关系
第六十二条 学校设立董事会。学校董事会是由热心教育事业并且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知名校友、著名学者和学校代表组成的咨询和议事机构,旨在促进学校与社会建立广泛联系与合作,筹措学校办学资金,共商共促学校发展。
第六十三条 学校主动拓展社会服务,积极开展社会合作,回应社会需求,扩大办学社会参与,建立合作联动的有效机制,积极争取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资源,促进地方和社区成为充满活力的居住地和工作地,并且使学校发展更可持续化。
第六十四条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走向世界,根据需要依法建立与境外学术机构的合作关系,发起、组织、参加或者退出有关学术活动的国际联盟和合作组织,广泛开展协同合作,并且致力于在全球视野下传播和发展中国文化,不断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第六十五条 学校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以及新闻媒体发布办学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评价,塑造学校良好社会形象。
第六十六条 学校校园是公共设施,在保障学术活动和师生生活秩序的基础上,适当向社会开放。
第六十七条 复旦大学校友会和上海医科大学校友会是复旦大学和原上海医科大学校友自愿组成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组织。校友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及相关章程,促进海内外各地域、各行业校友组织发展,开展各类校友活动,广泛联络和服务校友。
第六十八条 学校依法设立基金会,接受面向学校的所有捐赠,其教育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学校发展。基金会根据法律和相关章程开展活动。学校在充分尊重捐赠人意愿的前提下,按照科学、规范、高效的原则使用捐赠资金。
第六十九条 学校的分立、合并、终止以及变更名称等重要事项,由学校提议,经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充分讨论,由校长办公会、党委常委会、党委全委会分别审议通过,并报举办者审批,方可实施。
第七章 学校标识
第七十条 学校名称是复旦大学,英文名称是FUDAN UNIVERSITY。
第七十一条 学校的标识系统包括题名、徽志等。
题名繁体中文“復旦大學”由毛泽东主席题写。
徽志为正圆形,内圈正中为小篆繁体中文“復旦”字样,内外圈间为复旦大学英文名称“FUDAN UNIVERSITY”以及建校年份“1905”。
标识系统主要色彩是复旦蓝(R:14,G:65,B:156)、复旦红(R:204,G:26,B:26)。
校旗、学校徽章是印有题名、徽志的旗帜、徽章。
第七十二条 学校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第七十三条 学校的校歌是创作于1925年,由刘大白作词、丰子恺作曲的《复旦大学校歌》。
第七十四条 学校的校庆日是每年的5月27日。
第七十五条 学校住所是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第七十六条 学校官方网站地址是www.fudan.edu.cn。
第八章 附则
第七十七条 本章程的修改由学校党委、校长办公会议或者教职工代表大会提出建议,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后,交校长办公会议审议,由学校党委常委会、全委会审定。修改草案经讨论审定后,由法定代表人签发,报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核准。
第七十八条 本章程解释权由学校党委常委会行使。
第七十九条 本章程自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发布之日起生效实施。本章程生效后,学校或者学校各机构原有规章制度与本章程规定不一致的,均以本章程的规定为准进行修订。
欢迎您访问复旦大学主页,在这里您可以通过访问各个栏目获取有关信息,也可以通过“搜索复旦”快速获得网站内容、联系方式、院系信息等方面的信息。复旦大学总机为86-21-65642222,您也可以联系卿云轩校园接待中心获得校园导览方面的服务。通过访问复旦大学校史馆、上海医科大学校史陈列室您可以了解我校的校史。
复旦大学有邯郸路校区、江湾校区、枫林校区、张江校区四个校区,构成以邯郸路校区、江湾校区为“一体”,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翼”的“一体两翼”的校区布局。各校区周边交通方便,生活便利。校园环境优美,有多种体育设施供师生使用。校区之间有定时校车互相交通,机场、火车站等交通集散地与复旦大学之间有多种交通方式可以利用。
邯郸校区 | |
地址:邯郸路220号 | 邮编:200433 |
江湾校区 | |
地址:淞沪路2005号 | 邮编:200438 |
枫林校区 | |
地址:医学院路138号 | 邮编:200032 |
张江校区 | |
地址:张衡路825号 | 邮编:201203 |
为了加强图书馆与各院系的联系和沟通,帮助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也让图书馆能及时了解院系的需求,图书馆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每位学科馆员负责为对口院系的师生服务。资源发现与学科服务——图书馆如何助力科研与教学
想要了解更多学科服务内容,请浏览学科服务页面
学科服务团队 | 学 科 馆 员 |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组 | 廖剑岚(组长) 地点:文科图书馆208室 | 徐轩 服务院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新闻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地点:文科图书馆208室 | ||
谷聪聪 服务院系: 经济学院、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旅游学系 地点:文科图书馆208室 | 宋元明 服务院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古籍整理研究所、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地点:枫林校区图书馆大楼721室 | |||
王伟 服务院系: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地点:文科图书馆116室 | 沈扬 服务院系:历史学系 地点:文科图书馆116室 | |||
宋雅婧 服务院系:法学院 地点:文科图书馆116室 | ||||
理 工 科 组 | 李梅 地点:文科图书馆208室 | 周怡 地点:文科图书馆208室 | ||
阳昕 地点:文科图书馆208室 | 李莹 地点:文科图书馆210-1室 | |||
吴玉莲 地点:文科图书馆208室 | 王春骅 服务院系: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地点:文科图书馆208室 | |||
医 科 组 | 辛继宾 地点:枫林校区图书馆大楼721室 | 张嵬 地点:枫林校区图书馆大楼722室 | ||
王寅 地点:枫林校区图书馆大楼721室 | 吴利俊 地点:枫林校区图书馆大楼721室 | |||
王曼 地点:枫林校区图书馆大楼721室 部门:参考咨询部 | 侯雪林 服务院系:附属医院综合类业务 地点:医科图书馆721室 |
1.服务介绍
为更好地服务教学,复旦大学图书馆建设了数字化教参管理和服务平台。该平台基于智慧图书馆数据建设,具有用户友好、功能完善、内容丰富、技术先进等特点,是新一代的教学参考资料数字平台,为复旦师生高质量教与学提供有力支撑。
2.系统使用
复旦大学教学参考资源服务平台,通过https://e-books.fudan.edu.cn/ebookClint提供服务。
版权期内的教学参考资源,仅供选课师生在上课期间访问,其他用户可以试读部分章节;已进入公共领域的教学参考资源,向全体用户开放访问。
教参资源包括课程教学所需要的参考资料以及教辅材料,包括教材、专著(或章节)、期刊文章、会议论文、音视频资料等。既包括图书馆订购、授权资源,也包括免费(含开放获取,Open Access)资源。
3.联系方式
人文社科:廖剑岚,65643168-104,jlliao@fudan.edu.cn
理 工 科 :李 梅,65643168-102,limei@fudan.edu.cn
医 科 :辛继宾,54237485,jbxin@fudan.edu.cn
“当选院士不是学术生命的终结,而是更重要的终身使命的开始,生命不止,奉献不停。”11月15日,枫林医泽——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士精神展开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在为展览所写的前言中这样阐释院士精神。
现场,闻玉梅,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杨雄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王正敏,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共同为展厅揭幕。裘新、袁正宏为捐赠人颁发捐赠证书。
什么是他们眼中的院士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士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什么是复旦院士眼中的“院士精神”?
闻玉梅说:“工作成果是评选院士的条件之一,成果会不断被超越,精神却是永恒的。科学道德、科学精神、优良学风、表率作用、培养人才是院士精神的体现。院士拥有最高学术称号,理应有更高、更远、更忠诚的为国为民的精神。”
面对一个科学知识快速发展的时代,杨雄里认为,作为院士要谨慎发表意见。“即使在自己从事的熟悉的研究领域,也要考虑到,所积累的知识,所做的研究成果,很快会被新知识的海洋淹没。”
现场,王正敏分享了耳鼻喉科青年医学科学家不久之前成功地完成全球首例基因治疗感音神经性聋,为耳鼻喉科精准医学的发展铺下了牢固可行的道路的喜讯。他希望能通过展览为复旦新生代医学科学家起到引领和推动的作用。
此次院士精神展通过陈灏珠、沈自尹、汤钊猷、闻玉梅、王正敏、周良辅、杨雄里等7位院士,以及韩启德、桑国卫等15位校友院士的160余件珍贵史料实物,展现他们在诸多领域的丰硕研究成果,也代表言传身教、发蒙启滞,继先贤而启后学的精神。
“以院士为代表的上医前辈,在长期艰苦奋斗中凝聚起追求真理、科研报国、服务人群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宝贵丰富的精神资源,值得我们大力弘扬。”裘新表示,希望以这次展览为契机,广泛发动师生向大师名家们学习,见贤思齐,在校园内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尊重创造、创新报国的浓厚氛围,为建设科技强国、健康中国汇聚澎湃动力。
“我走得并不快,但是在别人停顿的时候我也在走”
在诸多展品中,有一本和学生证差不多大的证书,静静地躺在“脑的奥秘的探索者——杨雄里院士”的展柜中。这本证书不大,却来头不小。
证书左侧页上写着:“杨雄里教授于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这里所说的学部委员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说起自己能够获得如今的成绩时,除了学术成果突出这个最为基础的因素外,杨雄里认为勤奋是必不可少的。
在他看来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是天才,没有天赋异禀,走在队伍前面的人,最后能够成功的人,都离不开勤奋的工作。“我走得并不快,但是在别人停顿的时候我也在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走在了前面。”
杨雄里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那个年代,大学里的第一外语是俄语,苦学之下,杨雄里可以用俄文阅读高尔基、普希金原著,甚至可以在老师用中文讲课时,用俄文做笔记。但他很快意识到要从事科学研究还必须掌握更多的语种,特别是英语。
随后,他开始用课余时间自学英语,而早起晚睡成了他大学生活的铁律。每天天还不亮他就起床,当时,他还没有手表,只有教学大楼上的大钟告诉他时间是凌晨2点30分。后来,他用一年学会了用英语阅读、交流。
大学期间,为扩大知识面、了解国际科技前沿,杨雄里阅读了大量科普读物,他将俄文科普杂志上《蓝色阳光电池》一文译成中文寄给了《科学画报》编辑部,很快录用。“当时还是学生的我用‘处女作’2元稿费加母亲寄来的1元生日贺礼,买了本《德俄辞典》自学第三门外语——德语。”
对多种语言的掌握,也为他抓住出国深造攻读博士提供了机遇。1980年-1982年,他在日本进修期间获学术博士学位。期间,他不仅完成了全日文的博士论文,并在毕业答辩的两个小时里,全程使用日文,“两个小时的时间,我没看过一页稿子,所有的内容,我都已烂熟于心。”
回国后,杨雄里和他的团队应用多学科的技术,在几个层次上,对视网膜神经细胞处理信息的特点,以及信号调控的方式和机制,进行较系统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成果。这方面的研究现在仍是他的重要研究方向。与此同时,在跨入新世纪之后,他又把自己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开展对近视眼和某些视网膜疾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
爱才、惜才、重才也成为了杨雄里对学生培养的准则。深耕神经科学六十多载,杨雄里始终没有脱离科研的第一线,60岁后他虽不再亲手做实验,但仍旧定期和学生们讨论研究进度,并坚持亲力亲为,完成研究最后的定稿。
多年来,他也就神经科学、脑科学发展相关内容开展大量科普工作,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的科普,并获得由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奖励委员会共同颁发的“科普杰出人物奖”。
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到:“如果再让我选择,我还是会选择科学研究这条艰辛的道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半个多世纪来,有许多成功的喜悦,从事科学研究对于我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89岁时,他大年夜仍在为病人看诊
2020年12月,沈自尹中西医结合展厅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揭幕,沈自尹家属捐献了近千件珍贵史料。为了增加展品的丰富度和完整性,开展前,家属又向图书馆捐赠出8件史料。
在展柜里,一排整齐摆放的方印格外醒目。其中,三枚是沈自尹工作时常用的处方药和膏方专用印。
1947年,沈自尹考入上海医学院。1953 年8 月,二次分配重新回到上海医学院,任“助理住院医师”。1955年,他服从组织安排,跟随著名老中医姜春华从西医转攻中医,也开启了与中医结缘的半生。
“当时,他就觉得这是党需要他必须去做的,是党交给的任务,他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医学,一直在这个领域里做研究,从来没做过其他的事情”,女儿沈蔚说。
跟随老师边学习中医理论,边临诊,边总结,1959年,由于对中医的发扬与贡献,师徒二人共同获得“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金质奖章。
结合自己所长的西医,沈自尹希望“能把中医的理论用西医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述出来,得到方方面面的认可”。他从肾的研究出发,率先揭示肾阳虚证者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低下和紊乱,并用现代科学方法证实其有特定病理基础,成为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开拓者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首先考虑的是收益更高的药物研发的相关研究,对于基础理论就不大重视。我父亲还坚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很了不起”,沈蔚回忆起父亲常说,“做基础理论研究,要勤勤恳恳、甘于寂寞,很枯燥时还是必须要坚持,坚持了才会有成果。”
以“肾”为关键点,沈自尹开启了对中医脏象学说的发展性研究,是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脏象学说和病证关系研究的核心开创者,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
三枚工作印之外,还有两枚方印是沈自尹亲手书写,并刻章送给女儿们的礼物。一枚刻着“梅花香自苦寒来”,另一枚刻着“君子以自强不息”。
“他觉得任何事情都会经过艰苦困苦才能得到成果。希望以此激励,要自求进步、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在沈蔚看来,这两句话,也是父亲一生的追求和真实的写照。
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终身教授,沈自尹却一直坚持只看普通门诊。沈蔚记得,父亲89岁高龄时,还坚持在大年夜当天为病人看诊。
沈自尹常年保持阅读文献并摘抄开篇的习惯,文献卡会按照衰老、免疫、内分泌等主题分类,卡片上工整地手写着文献出处、关键词、重要原文、心得体会等。
在沈蔚的印象中,父亲的桌案前总是整齐的摆放着这些文摘卡片。“ 他会从各处收集很多资料,然后分类清楚,汇总下来,觉得哪个更有意义就去做。一个课题结束,他就马上投入到下一个当中。所以,他一直在不停思考,从来没有间断过,哪怕他已经89岁了”。2017年1月,他参与完成的《“肾精亏虚型慢性病”共同病理基础与疗效机制》还获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他所有课题都是带着学生一起做的。他到年纪很大时,还和学生一起不断的吸取新的知识、新的科学方法去做科学研究。”沈蔚记得父亲住院时,偶尔清醒的时刻都是在惦记博士生的课题情况。“一次,学生来看他,他当时很清醒,问了学生很多课题相关的问题,还约定下次让学生带了电脑来,再仔细汇报一下情况。”
今天,就在沈自尹院士展厅,第三届奖学金颁奖仪式也同步举行。2020年7月,沈自尹家属将出售房产所得的50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沈自尹院士医学发展基金”,每年的收益用于发放奖学金,奖励扶持品学兼优的医学生。截至目前,已有60位优秀医学生受到励学金扶持,以资助他们在医学学习研究上走得更远。
“肺病学有很多问题还有待于解决,我怎么会感到高兴呢?”
上世纪五十年代,上医共有16位一级教授,当时一级教授被形象地称之为“学术地位的最高标尺”,吴绍青就是其中一位。
此次仪式,也为重要捐赠人颁发了捐赠证书。一级教授吴绍青先生家属特别从国外回到学校,向图书馆捐赠包括吴绍青教授“上海市一九五五年先进卫生工作者”奖状、“上海市一九五五年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先进卫生工作者”奖状、手稿、相关照片、扁桃体切除器止血钳等245件史料。
“爷爷把一生都献给了医学事业,把他的史料捐给学校也是一种对他最好的纪念方式”,吴绍青的孙女吴明安说。
这批史料中虽然有很多张珍贵的奖状证书,但吴明安觉得最难忘的是那张爷爷批阅自己打字功课的手稿。1975年,吴明安从插队的农村回上海后,爷爷就手把手教她英文打字,熟悉自己的工作。“这样年事已高的他在家中就有了工作的助手,可以在有生之年多作贡献。”
练习英文打字时,爷爷对她要求极为严格,“有时,我打完一篇英文稿,他只要发现其中有一点小错误,便不允许我涂改,一定要我重新打一遍。”
那张薄薄的打印纸上,手写这样的批语:“我很高兴,你打的很好,为求改进,应做到以下各点:复核我改的错误,虽然极小一点也不放过,这样才能提高准确率......”当时,吴明安只觉得爷爷严厉,有时还被批评得掉眼泪。“但正是他的谆谆教诲,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乃至生活中得益匪浅。”
吴明安(左一)与祖父吴绍青
1957年,吴绍青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去印度新德里参加国际防痨联合会召开的第14届大会。会上,他宣读了《结核菌的耐药性和致病力的关系》一文,受到广泛好评,并对各国学者的提问作了圆满的回答。
“爷爷问我:此时,你说我感到高兴吗?当时我不假思索怀着非常兴奋的心情说,当然高兴了”。令吴明安意想不到的是,爷爷开口说,“虽然没有人再提出其他问题,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了,肺病学有很多问题还有待于解决,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要去研究,所以我怎么会感到高兴呢?”
吴绍青将一生献给了医学事业,即使是生命最后一刻,他还在具体安排国外医学文献的翻译工作。“正是他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一生好学、勇于开拓的严谨作风,才能赢得‘卓越的医学专家,我国防痨的先驱’这一崇高的称呼”,吴明安说。
下一步,图书馆将对这些史料进行专业保存和展示,让这些史料价值最大化。医科馆也在陆续将现有展览在网上实景在线,结合史料将上医的医脉传承逐步揭示,让更多人能看到这些珍贵的史料。
在馆学习355天,她希望自己能和院士们一样在自己专业领域一直钻研,虚心学习
2021年,“复旦学霸打卡图书馆”话题冲上热搜,这次院士精神展开幕式上还揭晓了医科新馆开馆6周年活跃读者数据。
赵同学全年来馆335 天,比去年第一名多近60天,获得了“风雨无阻爱学习”奖,同时她因有275天学到第二天凌晨,获得了“医科馆猫头鹰”称号。
而本年度“医科馆打卡王”由2022年打卡王白翻杰同学蝉联,这次他入馆次数为1340次,超过去年他自己的记录近80次。
在医科馆4楼,预约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座位155次,让郭丽同学获得“最长情奖”。除了“猫头鹰”外,“医科馆早鸟”李海燕同学坚持110天,开馆时进馆学习。韩静怡同学坚持了141天闭馆后才走,获评了“医科馆夜猫”称号。
此外,预约单人研究室次数最多次的“最爱上自习”的获得者是周子欣同学。平均每天在馆6.7小时,总时长为2454.7小时获得“最爱泡图书馆”的是阿娜古丽·也尔肯同学。
对赵同学来说,喜欢去图书馆,是因为图书馆环境很好,安静而且网速很快,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感觉很棒,自己在图书馆处理数据和写文章效率也更高一些。她习惯尽可能把当天的实验数据做整理。所以,往返于张江、枫林做实验和学习后,她会在图书馆熬夜完成数据处理。“凌晨的图书馆总让我有一种有归属感,复旦给了我这样一个环境,也让我可以和很多同学一起熬夜学习,也更有动力。”她笑着说。
今天在现场听了院士们的发言,也让她发现:“图书馆不止是为我们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场所,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希望自己能和院士们一样在自己专业领域一直钻研,虚心学习。”
想要了解更多院士精神展品及其背后的故事?打卡7件宝贵展品,先睹为快。
实物有限,人生有涯,而为国解忧、为民解难的精神永存。愿此展览能为院士精神的传播打开一扇新窗口,让院士精神在新时代中大放光芒,欢迎广大师生前来观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山医院开业于1937年,设有除儿科以外的所有科室,综合实力雄厚。心脏、肝癌、肾脏和肺部疾病诊治是医院的重点和特色,诊治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腹部外科、骨科、介入放射、麻醉科、超声诊断和中西医结合等科室以及十余个临床医疗诊治中心皆颇具特色。 地址:上海市枫林路180号 电话:021-64041990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华山医院共设39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0个——神经外科、手外科、神经病学、传染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泌尿外科、肾病科、心血管科、影像医学和核医学、普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6个——骨科、重点实验室(手功能重建实验室)、专科护理、重点实验室(抗生素研究所)、检验科、神经外科、手外科、内分泌科、中医科(肺病)、神经内科、皮肤科、泌尿外科、肾病科、外科、消化科、中医科(老年病);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2个——神经外科、手外科。华山医院还引进许多国际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如高清PET/CT、射波刀、3.0术中磁共振、伽玛刀、256层CT等一大批高精尖仪器,使华山医院医疗设备达国内领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地址: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12号 电话:021-52889999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创建于1952年,系国家卫计委预算管理单位、三级甲等医院,是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全国儿科学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单位,最早被国家授予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竞争力排行榜、复旦大学发布的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和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医院最佳临床学科排行榜,我院儿科学均位居前列。医院是国内首个通过第五版JCI认证的儿童专科医院,于2016年11月通过HIMSS EMRAM 6级国际认证,于2017年1月获批成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连续八次荣膺上海市文明单位。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万源路399号 电话:021-64931990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妇产科医院创建于1884年,集妇科、产科、中西医结合科、计划生育科、新生儿科、乳腺科、妇产科研究所、上海市中西医结合月经病诊疗中心、上海市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诊疗中心、上海市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上海市妇科临床质控中心、卫生部妇科四类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等于一身。 地址:上海市方斜路419号、沈阳路128号 电话:021-33189900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眼耳鼻喉科医院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唯一一所集眼科和耳鼻喉科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医院眼科和耳鼻喉科均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还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教研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医院第二冠名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83号,宝庆路19号 电话:021-64377134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医院创建于1931年,是国内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肿瘤专科医院。设有头颈外科、乳腺外科、胸外科、腹外科、泌尿外科、妇科、化疗科、放射治疗科、中西医结合科、姑息治疗科、麻醉科、放射诊断科、医学检验科、药剂科、内窥镜科、病理科、超声诊断科、核医学科等临床及医技科室。 地址:上海市东安路270号 电话:021-64175590 |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华东医院成立于1951年,以干部医疗保健为重点,老年医学为特色,拥有胆胰外科中心、疝与腹壁外科疾病诊治中心、泌尿外科疾病诊治中心、消化内镜中心、老年医学中心、肿瘤诊疗中心、骨质疏松防治研究中心、影像医学中心、特需医疗中心等特色医疗中心,对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多脏器功能衰竭及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地址:上海静安区延安西路221号 电话:021-62483180 |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复旦大学附属三级甲等医院,主要收治病毒性肝炎、妊娠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伤寒、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化脓性及结核性脑膜炎、肠道传染病、艾滋病、破伤风、狂犬病、性病、肺结核、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等各种法定传染病。在重症肝炎、妊娠肝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艾滋病治疗等方面颇具特色。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漕廊公路2901号 电话:021-37990333 |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创建于1904年,现有38个临床医技科室,并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特色专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列入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中医科(肺病科)、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重点病种建设项目肾内科(糖尿病肾病)在建中。2012年医院成功创建全国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中医科被列为上海市中医优势学科。九个专业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检验科获ISO15189实验室资质。2016年4月22日,华山医院与闵行区卫计委、市五医院签订三方合作框架协议,“华山—五院—闵行”医疗联合体正式成立。医院连续11届荣膺“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瑞丽路128号 电话:021-64308151 |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金山医院是一所专业科室设置齐全、医疗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在职业病科、烧伤整形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耳鼻喉科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医院拥有直线加速器等百余台大型先进医疗设备。 地址:上海金山区龙航路1508号 电话:021-34189990 |
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
医院依托复旦、牵手华山,积极打造血管外科、骨科、消化内科、神经内外科、皮肤科等优势学科;重点推进急救创伤、腔道微创、脑卒中防治、糖尿病外科等学科建设,加快医学科研与创新中心建设。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拱为路2800号 电话:021-58022995 |
复旦大学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
静安区中心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上海市首家绿色医院。医院设有临床及医技科室47个,目前医院有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针灸科)、上海市重点专科6个(手及上肢外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中医骨伤科、心内科、神经内科)、静安区重点学科2个(心血管内科、护理学科)、静安区特色专科4个(神经内科、肾内科、中医内科、放射科;陆氏伤科被列为静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氏儿科是上海市中医流派传承基地;内科、外科、影像科为首批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基地。 地址:上海市西康路259号(新闸路口) 电话:021-61578000 |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
医院于1995年成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有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3个,区特色专科11个;医院科室设置齐全,现有临床、医技科室38个。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莘松路170号 电话:021-64923400 |
复旦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
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是一所承担着辖区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康复及社区管理任务的二级专科医院,设有精神科门诊、心理咨询门诊、病房和阿片类物质成瘾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闸航路2500号(门诊部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疏影路578号) 电话:021-54840696 |
复旦大学附属青浦区中心医院(筹)
青浦区中心医院是一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医院设有31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其中,急诊医学科和骨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呼吸内科、血管外科、病理科、放射科为区重点学科。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公园东路1158号 电话:021-67009999、021-69719190 |
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筹)
口腔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口腔公共卫生为一体,以医防融合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自20世纪50年代起,受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委托,指导全市口腔疾病预防工作,拥有全国最完整的口腔公共卫生三级防治网络。 地址:上海市北京东路356号 电话:021-63509092 |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筹)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筹)创建于1934年,是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创建了上海首家互联网医院-“徐汇云医院”。心内科、普外科、内镜中心、康复科、中医科等特色优势明显,泌尿外科、骨科、麻醉科、急诊、药学、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等综合实力达到同级同类医院先进水平。 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966号 电话:021-31270810 |
推动人文与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是复旦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前,复旦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形成了名师云集、风气开先的格局。新中国成立初期院系调整、改革开放、“211工程”、“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和“双一流”建设,为复旦文科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历史机遇。同时,复旦地处上海,海纳百川、中西交汇,造就了复旦文科开放自由的学术品质。
目前,全校共有文科教学科研人员1200余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超过770人。主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单位有人文社科院系13个、人文社科实体研究机构16个、国家高端智库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部部共建基地)10个和文科虚体研究中心(所)200多个。
新时代提出了人文社科发展的新要求,复旦大学将以 “新文科”建设为指引,推动中国特色理论和学术体系的建设,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培养新时代的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前沿科技的融合创新,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扩大复旦人文社科的国际影响力。
文科科研处是负责全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和科研平台的规划、管理和服务的综合性职能部门。
目前学校理工医科有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化学系、高分子科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微电子学院、材料科学系、航空航天系、生命科学学院、大数据学院、大气科学研究院、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神经生物研究所、发育生物研究所、先进材料实验室、生物医学研究院、脑科学研究院、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等27个院系(所)。
学校现有国家平台基地9个,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以及上海数学中心。现有各类省部级平台基地80个,包括科技部新农村研究院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国家外专局学科创新引智基地8个,卫健委重点实验室9个,总后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局野外台站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5个,上海市工程中心1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4个。
近年来,学校科技工作始终坚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承接国家和上海市重大科研项目,科研项目和经费规模稳步增长,科研能力逐步提升。从2016年到2018年,理科科技到款经费总计68.85亿元,获批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6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项,新建校企联合实验室7家,获得国家奖项目奖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8项、省部级人才奖3项,获得专利授权1049项。
新形势下,学校利用学科优势,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政府共建张江研究院、无锡研究院和宁波研究院,与26个省市及地方政府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同时,通过创新转化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复旦特色的成果转化之路,2016年学校签订的专利许可/转让合同金额超过5亿元。
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统筹管理学校理工医科科研。
“凝聚复旦学养,亮出上海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引领全球治理”是复旦智库的宗旨和使命。
1985年,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建立是高校智库建设的先声;1993年,以“没有围墙的思想库”为特点的复旦发展研究院成立,生产了中国发展报告、上海发展报告等一系列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智库成果,在服务国家社会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2011年,以《双轮驱动》出版为标志,首创了一支智库专业运营队伍,复旦发展研究院再次启航,成为引领国内新一轮智库建设的标志性机构。2015年,中国研究院成立。2017年,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成立。由此,综合型智库、专业型智库、国际型智库,“三位一体”的智库集群初步形成,国际国内深度互动、上海全国深度协同、校内校外深度融合的智库建设格局初步建立。
目前,复旦智库共与世界22个国家44家机构签约,首创国际智库中心。中心通过“博享访问学者项目”,每年招募约20位来自世界各知名高校、智库、研究机构的海外访问学者,加强中外学术研究及合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智库合作和全球人文社科国际对话平台。首创海外中国研究中心,目前建立了复旦-加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复旦-欧洲中国研究中心、复旦-蒙特雷科技中国拉美研究中心、复旦-奥克兰大洋洲中国研究中心等4家海外中国研究中心。创立了金砖国家大学联盟和复旦-拉美大学联盟2大国际大学联盟。具有较大国际和社会影响力的活动包括中国研究院的思想者论坛,发展研究院的上海论坛、中国大学智库论坛、上海-加州创新对话、大洋洲论坛,中华文明研究中心的中德莱布尼茨论坛,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的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国际问题研究院的中美大学智库对话、中美青年外交官对话、复旦-IF中印关系对话、复旦-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中俄关系对话等。复旦大学作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的共同理事长单位,深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研究和咨政工作;作为理事长单位,牵头创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并承担秘书处工作。
2022年,复旦大学按照“特库特建”的模式大力支持国家高端智库--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发展,同时强化校内整合,以复旦发展研究院为统筹机构,整合各个校内省部级专业智库力量。至此,复旦大学已经形成了强健的智库集群:中国研究院(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发展研究院(首批上海市重点智库)、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中联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共同理事长单位)、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部政策研究重点合作单位)。同时,校内还有3家教育部智库型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家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3家部级文科重点实验室,以及8家上海高校智库。形成了智库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复旦大学场现有文科馆等图书馆5座,校史馆、相辉堂等各类场地展馆6座,正大体育馆等各种体育场馆10余座,室外运动场面积共计160221平方米,拥有室内外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等项目场馆,配套设施齐全,能够为师生提供各种文体服务项目,为各类校园文体活动提供了硬件支持,能够满足师生多样化的校园文体生活和活动需要。
复旦大学目前有五个四年制住宿书院,分别以老校长的名或字命名。志德书院,纪念复旦创始人马相伯(原名志德)先生,院服、院旗以绿色为标志性颜色;腾飞书院,纪念老校长李登辉(字腾飞)先生,以红色为标志色;克卿书院,纪念上海医学院创办者颜福庆(字克卿)先生,以蓝色为标志色;任重书院,纪念解放后第一任校长陈望道(字任重)先生,以橙色为标志色;希德书院,纪念复旦历史上的首位女校长谢希德先生,以紫色为标志色。
书院按学校的住宿区域划分,物理空间相对独立,包括一个区域内的公寓和公共空间。书院内的住宿安排,基本按学科交叉和大类融合的原则。书院的功能,是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是实现文化育人的住宿园区,是师生共享的公共空间,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教育平台。各书院院长由学校聘请资深教授担任。书院设有院务委员会,协助院长工作,书院内学生组建自我管理委员会,自主设立各职能委员会,履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各项职能。学校充分尊重院长对书院的领导,尊重学生在书院管理和生活中的自主权,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书院生活,是复旦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自我提高学术兴趣和文化素养,自我锻炼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领导能力,自我塑造社会责任和领袖气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复旦大学以昂扬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而著称,校园文化艺术项目、艺术团队既是传承复旦精神的载体也是实现美育育人的平台。复旦现有学生艺术团6个,文化艺术类社团79个,是校园艺术舞台上的主力力量,也让艺术推动并记录着校园文化繁荣发展。
我校体育工作在“多元一体”的工作思路指导下,建立起了质量优良的体育课程、竞技水平较高的运动队伍、蓬勃发展的课外体育、氛围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不断提高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等体育发展格局。树立“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大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口号。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到日日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计划。和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定期开展校运会、院系杯、毕业杯等大型赛事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体育社团的作用,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进一步增加体育星级社团的数量和档次;把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校园充满朝气和活力。
复旦大学现有社会调研、义务支教、医疗咨询、理论宣讲、专业参访、创新社会服务、挂职锻炼等7种主要的社会实践类型。每年在上海市内组织开展春季、秋季日常化社会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寒假、暑期社会实践,形成了人员上、时间上、地域上全覆盖的社会实践体系。近年来,校团委每年通过寒假、暑假和日常化社会实践,选派约150人次前往国家委办局、地方政府、国企单位进行挂职锻炼,组织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共立项近1000个项目,参与人数逾7000人次。
复旦大学离退休工作围绕学校中心任务,服务大局,着眼于新时代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新要求,以政治建设为引领,秉承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求真务实做好离退休教职工服务管理工作。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找准离退休教职工发挥作用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通过离退休党支部、二级退管分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教授协会、老年大学等多渠道、多层次组织引导好离退休教职工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及专业优势,为学校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智慧和力量,继续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好声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进一步加强老年活动室、文体社团、老年大学建设,不断为离退休教职工创造良好的条件,满足离退休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支持、组织、指导离退休教职工在自愿的基础上,量力而行地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类活动,充分展示离退休教职工的精神风貌,提升离退休教职工的政治荣誉感、组织归属感、生活幸福感。
【 思想政治教育办公室 】 | ||
工作内容 | 办公地点 | 联系方式 |
队伍管理 | 邯郸校区袁成英楼302-2室 | 55664310 |
青年研究 形势与政策课 | 邯郸校区袁成英楼303室 | 65643400 |
主题教育 学生党建 | 邯郸校区袁成英楼303室 | 65643400 |
学生申诉 | 邯郸校区袁成英楼311室 | 65642280 |
行政管理 | 邯郸校区袁成英楼311室 | 65642280 |
联系邮箱: xgb@fudan.edu.cn | ||
【 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 】 | ||
工作内容 | 办公地点 | 联系方式 |
奖学金/助学金/贷款/保险 | 邯郸校区袁成英楼313室 | 65643740 |
资助育人/助力成长计划/勤工助学 | 邯郸校区叶耀珍楼303室 | 55664660 |
学生活动中心 | 邯郸校区叶耀珍楼303室 | 65643539 |
联系邮箱: fdzz@fudan.edu.cn | ||
【 园区学生事务(书院建设)办公室 】 | ||
工作内容 | 办公地点 | 联系方式 |
学生住宿管理 | 邯郸校区南区28号楼207室 张江校区食堂325室 | 55665283 55664886 |
书 院 建 设 | 邯郸校区袁成英楼317室 | 55664913 |
联系邮箱: fdyuanqu@fudan.edu.cn | ||
【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 | ||
校区 | 办公地点 | 联系方式 |
邯郸校区 | 叶耀珍楼603室 | 55665223 |
枫林校区 | 东一号楼417室 | 54237771 |
张江校区 | 张江校区食堂3楼 | 65643339 |
江湾校区 | 学生园区0号楼201室 | 65643339 |
联系邮箱: xinlizx@fudan.edu.cn |
复旦大学秉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育人、学术和文化卓越中心。学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引领并服务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进程。
复旦大学坚持把本科教育摆在发展首位。学校现行的本科教学体系奠基于20世纪80年代。1990年代,学校提出“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理念,通过不断改革,逐步构建了以综合、文理基础和专业教育三大板块为内容的教学体系。进入新世纪,学校推出文理教育改革方案。2005年,学校成立了复旦学院,开始全面探索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在全国率先“破冰”,实施本科招生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力图实现通识教育培养过程和人才选拔的对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进一步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坚持“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育人特色,致力于为国家兴旺、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培养大批领袖人才、行业栋梁及社会英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掌握未来的复旦人。
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目前有直属院系32个,设有76个本科专业,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9个门类中。个别专业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有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2012年以来,学校先后新设8个本科专业。目前共有全日制本科生1.36万人、专科生246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34万人,本科学历留学生1000多人。留学生来自70个国家,占本科生数的8.2%。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为40.3%.
复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由通识教育、大类基础、专业教育等三大模块课程构成。学校着力在通识教育改革背景下优化核心课程体系,同时逐步新增创新创意创业课程、书院新生研讨课程、服务学习课程等,扩大通识课程内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大类基础课程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桥梁,按照基础性、公共性和学术性原则设置,使学生获得完整规范的知识体系和严格的学科基础训练。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两部分课程组成。目前,本科教学年开课种类6743门次,生均拥有课程近0.5门次,班级规模在30人以下的课程达到总量的58%以上,在全国高校中居领先位置。
学校在培养拔尖人才方面积累丰富。“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DUROP)”自1998年起实施,包含“䇹政项目”“望道项目”“登辉项目”“曦源项目”等各类科研实践项目,引领优秀本科生踏上学术研究之旅。复旦的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平台每年资助近500名学生独立开展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活动。学校与185所外国大学、23所港澳台大学开展学生交换项目,在校本科生赴海外交流比例超过60%。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全程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可接受系统的创业培训和项目扶持。
复旦学院(本科生院)负责统筹管理全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
复旦大学历来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始终把发展研究生教育,提升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视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在中国研究生教育史上,复旦大学曾实现过三个“率先”。1923年,从金陵大学毕业的文学学士蔡乐生,进入复旦大学心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标志着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开始,这在国人所办的高等学校中是首开先河的。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复旦大学率先在全国公开招收研究生,从1949年10月至1965年12月共计招收、培养研究生651人。1977年10月,在苏步青的建议下,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在全国最早恢复研究生教育,并公开面向全国招收研究生。1984年,复旦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高校。
复旦大学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经过国家历次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学校已建立起包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在内的完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截止目前,全校研究生教育共涉及44个一级学科,其中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7个、仅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点6个、仅有硕士学位授权的二级学科点1个;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涉及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基本形成较为齐全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和学位授权体系。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各类研究生结构、比例更加优化,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持续提升。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至2019年1月,全校已累计授予研究生学位人数共计102465人,其中授予博士学位19716人(含学术学位17733人,专业学位1983人);授予硕士学位82749人(含学术学位40332人,专业学位42417人)。
学校始终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调整和完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成才机制,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生成为学校科研生力军的势头日益显现。在校研究生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稳步提升,表现出巨大的科研潜力。根据统计,2017年度复旦大学主导发表的SCI、SSCI、AHCI、EI四类论文中,研究生参与发表论文数量占70%,主导发表论文数量占56%。在1999年至2013年连续15届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活动中,复旦大学共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8篇,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三,并累计有78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学校建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师资队伍。截止2019年4月,全校共有研究生导师3913人(不含校外兼职导师),其中博士生导师1972人,硕士生导师1941人;另有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150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992人。
学校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70所大学和科研教育机构,签署了400多份交流协议,与世界范围内一大批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和学术科研机构建立了研究生教育交流和合作关系。
高质量的研究生也赢得了就业市场的肯定。复旦大学毕业研究生以其深厚的知识素养、出色的实践能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据2018年9月发布的“2019年QS世界大学就业竞争力排名”,复旦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位列全球第26位,在进入全球排名前100的5所中国大学中位居第三。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负责总体规划、统筹管理全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各院系和科研单位是实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机构。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复旦大学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方面。复旦大学是新中国建立后最早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大学之一,自1952年起,已培养外国留学生超过五万人。
目前,复旦大学的在校留学生规模在全国综合性大学中名列前茅。每年在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约7000人次,来自130多个国家或地区。全校现有39个全英语授课项目,其中2个本科学位项目、23个硕士学位项目、14个博士学位项目,覆盖语言学、新闻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等多个学科。学校也建立了适合海外学生修读的全外语课程体系,包括四大模块,每年开设的全外语本科课程超过180门次。
外国留学生已经成为复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参与各类学习、实践和社团活动,目前正式注册的留学生社团17个。复旦大学外国留学生校友会在海外校友中也具有一定影响力。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的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国家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迫切需要。复旦大学始终将继续教育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对接国家战略,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
复旦大学是教育部部属院校中最早开展成人教育的院校之一。于1988年组建成人教育学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原两校的成人教育学院合并成立继续教育学院。2000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成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同年,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成立。2015年12月,网络教育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合并,网络教育学院的职能并入继续教育学院。多年来,复旦大学已形成了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并举的继续教育办学格局。复旦大学面向社会开展继续教育,依法办学,规范管理,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重、以服务为先,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更新知识、拓展技能和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
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官网:http://www.cce.fudan.edu.cn
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复旦大学基地办公室 复旦大学非学历教育管理办公室 网站:https://fdpx.fudan.edu.cn/